4号玻璃窑炉顺利点火!
文章来源: 浙江山蒲
发布时间: 2021-05-20
阅读:4263 次

      2021年5月20日上午09时18分,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4号玻璃窑炉点火开炉,这是继2010年3月5日公司4号窑炉正式投产之后,迎来第二次点火投入生产。


1.jpg


      本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对原无铅玻璃窑炉技术及智能控制改造项目,其主要目的为使玻璃质量、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技术改进费用总投入到980余万元,智能控制改造投入达18余万元;出料量年产能到达13200吨/年。配置自动加料系统、碎玻璃破碎系统、窑炉智能控制系统、AZS电熔砖、保温砖、钢结构、电极冷却水套、钼电极、电放料等设备及自主研发设备若干,实现不增加土地,不新建厂房,以达到质量、产能、控制系统、人员能力、管理水平均达到有效提升、能源下降为最终目标。


      4号玻璃窑炉技术及智能控制改造项目内容如下:窑炉形状:6边形改为12边形,更接近圆形,减少死角,深度加深70cm,使玻璃澄清时间更长;熔化池面积:15㎡改为18㎡,最大出料量34吨/天,最大产能1100吨/月;池底形状:平底改为双层,上池深1.6m,下池深1.1m,目的:窑炉边大,熔化率上升,能耗越低;电极排布:采用18支斜底插,6支底插,且降低电极深度达到延缓电极的使用寿命;放电方式:三角形放电改为米字形放电,放电方式的变更由原先的2个变压器减少到1个变压器;米字型放电方式充分实现了电极放电的圆周对称,放电更均匀米字型的接线的变压器接线简单方便操作在同等情况下其损耗更小。


      建立自动测量系统对窑炉温度、料道温度的控制提高玻璃管的透光率;料道增加电放料系统,可有效改善气线、结石、结瘤等玻璃外观质量问题。最终达到玻璃尺寸质量与性能的提升。

 

      另外,通过改造实现LED专用全电电子熔玻璃窑炉的智能控制,公司自主建立自控模型,根据自制自控模型,实现系统自动优化工艺指标、工艺参数。窑炉的关键安全隐患部位采用进口炉砖与国产炉砖结合参差设计,在绝对保质的同时降低建炉成本。


      下面我们来回顾本窑炉建设历程:


2.jpg


      项目启动前期,我们对窑炉多维度考察,并考察多个玻璃制造工厂,以专业角度评估全电炉与火焰炉的差异,包含建炉成本、使用年限、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并请到资深窑炉设计设计集合山蒲是需求最终在2019年12月中旬4号窑炉的设计方案确定。并于2020年3月做最终设计图纸交付。


      2020年4月,新冠疫情趋向稳定,借助2#窑炉的烤窑施工方的进入,同时规划了4号窑炉本体拆除,在当下疫情反复下,我们思考的是安全、人员、质量、成本,充分调配资源,做到了慢计划快行动。


      2020年4月-7月期间,由缙云设备中心总监与经理一同走访了业界存有知名度的厂家,并做供应商评价,最终选定交付力、技术力、口碑较好的供应商,进入技术交涉,在8-12月份钢材的不断刷新记录时,我们谈判维持原价。


      窑炉炉砖也根据建炉计划按砖类别陆续下单,不同以往,赴供应商处炉砖验收团队由陈健宁、范苑组成,带着前辈们的经验、方法、理论,对各块砖分别进行了查验;当然,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在问题面前,我们求助了吕碧飞总,使得让其抛开家中大事,连夜直奔河南。除了到供应商处验收外,到厂的炉砖我们也做严格把关,外观、裂缝、尺寸逐一进行确认。


      以上体现了窑炉建设的点,在点、线、面上,我们更是需要确保无漏项,我们也对4号窑炉的建设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从窑炉的设计、土建、钢结构、砖结构乃至机尾部分,并反复组织会议查漏补缺。


3.jpg


      2020年12月份进入砌窑,砌窑前的准备工作也在做足了劲,提前进入定期会议、任务安排、材料采办合理、物料到货后的妥善安排等等,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管理,事前安全会议、专人的现场巡检,对窑炉砖结构的质量检查,确保窑炉本体有质量的交付。


4.jpg


                                                        图为:钼电极、电极水套到款验收



      随着3号窑炉的停炉,销售订单量的增加,加速了4号窑炉的开炉时间,并确认在5月20日点火,项目相关人员也是加班加点,全力支持开炉工作。此刻记录时间:2021年5月19日21:52分 ,有很多这样的时间点,我们在为4号窑炉具备开炉条件努力着。


    



      伴随着窑炉的成功点火,4号玻璃窑炉工程从建设阶段正式进入紧张的调试阶段,窑炉升温后预计于6月3日生产料,随着4号玻璃窑炉投入生产,山蒲公司玻管的自产自足更受行业青睐,对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效益,推动公司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设备研发部 朱娇英